“成都迪士尼”刷梗热,“打卡”本身就是意义丨光明网评论员
光明网评论员:这两天,“成都迪士尼”霸榜热搜。乍一听,不少人以为“中国第三座迪士尼”之争尘埃落定了。不过,此迪士尼非彼迪士尼,这里压根没啥城堡,只有一个项目——跷跷板。
这个在中国最常见的健身器材,位于成都武侯区玉林七巷,是最普通的那种居民区。一波波游客蜂拥而至,依次坐上“骑马机”拍照或录制短视频留念,口中念念有词“谢帝谢帝我要diss(表达不满、批评)你”。此情此景,正是对一位说唱歌手自制MV名场面的“复刻”。此处有必要补充上下文,这首突然爆火的MV摄制于该歌手在一档音乐综艺被淘汰,而后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“酣畅淋漓”地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四川方言里的“diss你”与“迪士尼”听起来很像,于是很快被网友激情演绎成“迪士尼”。所以说,“成都迪士尼”其实是“diss你”的谐音梗。参与其中的年轻人不仅乐于造梗,而且乐此不疲地传梗——线下忙碌的打卡和二次内容创作是传梗,线上的点赞转发和评论亦是传梗。由于线下打卡人数太多,当地不得不限制打卡者的停留时间。至此,“成都迪士尼”被打造为一处人造景观。
一个如此寡淡的地方,如此无聊的活动,为啥有人能乐在其中?不少人表示“看不懂”。谐音梗本身没有太多重意义阐释的空间,但玩梗和接梗就不一样了。玩梗和接梗背后,实则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——巧妙的意义录入和赋予、心领神会的意义读取,这种行为和过程本身带给人们快感,人寓于梗,以梗会友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完成了自我的彰显和彼此的身份认同,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正如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“成都迪士尼”。打卡“成都迪士尼”,也许是对那位说唱歌手的声援,也许只是对说唱文化本身的喜爱,也许是借梗表达并对抗自己遇到的困境,抑或许只是为了留下“在场证明”。无论哪种,言外之意都是“我打卡,故我在”。按照一些哲学研究者的理解,重复玩梗、打卡是新媒介场景下“我参与,我主张”的方式,通过这种集体游戏,试图在宏大历史叙事中锚定“小小之我”。
有人说,这就是无意义的游戏。这是场游戏没错,但并非无意义。对于参与者来说,这种参与至少能带来快乐,说它是一种情绪消费并无不可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他们出现在这里,参与这场在别人看来荒诞的游戏,就是意义本身。“打卡”本身就是态度,“参与”本身就是意义。虽然从“diss你”到“迪士尼”的“梗”本身,让表达变得更具娱乐感,不再那么严肃和具有攻击性,但想要表达的渴望并未因此被削弱——表达存在感,寻求认同感。
随着打卡的人流暴增,周边居民纷纷吐槽扰民。不过、拆除“坐骑”,封控小区等部分网友担心的结果并没有出现,反倒是装上围栏,有人现场维持秩序,引导游客有序出入。这固然如一些评论者所言,与成都这座城市本身的“人设”与城市品格有关,相信这种选择也是对年轻人造梗刷梗热的理性思考,“解码”了年轻人争取自我表达空间的“译文”。
责编:李佳琦 编辑:岳沛
文章来源:光明网(转载请注明来源,作者“光明网评论员”)